全國服務咨詢熱線:

    13938458005

    技術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當前位置:首頁技術文章分光光度計的原理及特點

    分光光度計的原理及特點

    更新時間:2012-05-10點擊次數:2814

    分光光度計就是利用分光光度法對物質進行定量定性分析的儀器。

      而分光光度法則是通過測定被測物質在特定波長處或一定波長范圍內光的吸收度,對該物質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常用的波長范圍為:(1)200~400nm的紫外光區,(2)400~760nm的可見光區,(3)2.5~25μm(按波數計為4000cm<-1>~400cm<-1>)的紅外光區。所用儀器為紫外分光光度計、可見光分光光度計(或比色計)、紅外分光光度計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為保證測量的精密度和準確度,所有儀器應按照國家計量檢定規程或本附錄規定,定期進行校正檢定。 單色光輻射穿過被測物質溶液時,被該物質吸收的量與該物質的濃度和液層的厚度(光路長度)成正比,其關系如下式:

    A=-log(I/I。)=-lgT=kLc

    式中 :A 為吸收度;

    為入射的單色光強度;

    為透射的單色光強度;

    T 為物質的透射比;

    k 為吸收系數;

    L 為被分析物質的光程

    c 為物質的濃度

    分光光度計的簡單原理

    分光光度計采用一個可以產生多個波長的光源,通過系列分光裝置,從而產生特定波長的光源,光源透過測試的樣品后,部分光源被吸收,計算樣品的吸光值,從而轉化成樣品的濃度。樣品的吸光值與樣品的濃度成正比。